江畔零零星星散落着一个个古老的村庄,村庄里的人们从小就喝着江水长大,这里民风朴实,热情好客,这就是楠溪江,这就是世外桃源。
古村也是楠溪江畔旅游不可错过的,苍坡是楠溪江流域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之一,至今仍然很好地保留了耕读文化的具体元素。
村落格局基本保持南宋时期的规划原状与建筑风貌,其寨墙、路道、水池、古柏犹见当年风韵。
苍坡背依笔架山,面临楠溪江。苍坡的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浓缩,它的建筑理念源自文房四宝。进木结构的村落大门,一条直线的石板道纵贯全村,为笔;石道中间过一桥,由几块大小均匀的石条搭成,为墨;整座村落占地面积最大的为石道两侧的莲池,为砚;而呈长方形的村子则为纸。该村是南宋国师李时日设计的,历经千年风雨的沧桑,仍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及古柏,以及砌在村落四周的鹅卵石围墙,墙内树龄很老的榕树,树下的亭和檐上的龙,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
如果要寻找一座古村,任时光倒流千年,亘古未变,依旧保持了原有的建筑格局,依旧是“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的自然景观,那一定就是楠溪江旁的苍坡古村。
村中间的湖水倒映着精美的建筑,美轮美奂。
虽然是初冬季节,可这里依然是百花盛开,安静祥和。
丽水古街也是这里有特色的古村,丽水古街位于岩头镇上,形成于清代,全长300多米。旧时90余间店面长廊相连,长廊依水而建, 随水势蜿蜒,廊下挂着一个个红灯笼,和参天的古树绿影相向。沿街有丽水古桥、接官花亭、楠溪石寨等景观,非常值得一逛。
丽水古街之所以叫做“丽水古街”,是因为在它就相当于古代的古街,有一条很长很长的走廊,卖的都是一些古色古香的东西,可以沿着走廊慢慢走,慢慢欣赏。
村古所谓村古,是指楠溪江中、下游的古村落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许多传统文化遗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岩头、苍坡、芙蓉三个宋村。这些村落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许多传统文化遗迹。
水古街丽水古街位于岩头镇上,形成于清代,全长300多米。旧时90余间店面长廊相连,长廊依水而建, 随水势蜿蜒,廊下挂着一个个红灯笼,和参天的古树绿影相向。沿街有丽水古桥、接官花亭、楠溪石寨等景观,非常值得一逛。
有人说楠溪江的水像漓江,我认为他比漓江美百倍
80年代的我们都在感叹山水甲天下的漓江,而如今的漓江还是当年的盛景吗?过度开发,圈地收费,生态保护的不好,总总原因让漓江不负盛名。
喜欢山水的我总想找到那份久违的水,久违的山。在大力开发的旅游背景下,很多不为人知的美景进入我的视线。也许是因为我定居在杭州,所以对山水美景比较挑剔,很少有能被感染的地方。
其实我们身边的好山好水不少,只是我们的脚步未成到达,在浙江温州有一处世外桃源,我叫她江南的香格里拉。
当你地坐在竹筏的躺椅上,一路风光养眼,充分发挥着各自的想象力,江水赋予山以动态、灵性、生机,好似把人带进奇妙的神话世界。这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船在江上走,人在画中游”!不需要言语、不需要行动,只要静静地闭眼,听风声水起,感受大自然的呼吸。
溪江山色美,美在倒影中。最美丽、最醉人了。这里水平如镜,清澈澄碧,绿竹护堤,倩影婆娑,山峦、翠竹、蓝天、白云倒影在碧水之中,山水一体,水天一色。最能概括此景的是清朝诗人袁枚的名句: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江畔零零星星散落着一个个古老的村庄,村庄里的人们从小就喝着江水长大,这里民风朴实,热情好客,这就是楠溪江,这就是世外桃源。
楠溪江流域交通不便,历史上,村民外出主要依靠竹筏和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舴艋舟”的梭船,交通之外,亦将山货等运出,换回食盐、粮食和布匹。《楠溪船歌》里唱道:“船过瓯江楠溪开,江上千帆相牵连。”上面这张老照片反映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充满田园气息的江上船景。
百闻不如一见,可以想象,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绝代佳人般的楠溪江是如何让谢灵运一见倾心的。在这山青水碧、岚羞云幻的景色中,诸多诗句便喷薄而出了——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时而,他还纵横捭阖,一句写山一句写水——“疏峰抗高馆,对岭临回溪。”
楠溪江上游溪幽林茂,飞瀑成群;中游水清见底,卵石斑驳,两岸滩林如黛;下游江水逶迤,舟楫如梭,全区共有625平方公里,划分为七大景区,计有800多个景点。楠溪江竹筏飘流,惊险刺激,令人心旷神怡。
楠溪江有着数十处大小滩林,平坦和缓,逶迤漫长,多层次和变化。如果说漓江最美的是坐船观沿江峰影,那么楠溪江最美的就是乘船看滩林了。
这让我想起诸如清《永嘉县志》等一些古籍中的记载:楠溪江“山峰挺秀,涧水呈奇,人生其地者,皆惠中而秀外,温文而尔雅”,乡民“徘徊水光山色,拂云坐石,逍遥自乐”,他们对山川草木之美有着与生俱来般的敏感和热爱。村畔江中曾有两条长长的江心洲,长满柳树,白鹭成群。后来有外地人前来挖沙破坏,村民们就自发组织起来,赶走采沙船,让楠溪江又恢复了诗意的宁静。